了解更多详情

关注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我国碳化硅产业任重道远
我国碳化硅产业任重道远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19

碳化硅产业链主要包括衬底、外延、器件(设计,制造,封测)和应用。碳化硅晶片生产过程中精确控制一直是个核心难点。PVT 法是目前工业生产晶体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天科合达、山东天岳等国内外主要碳化硅晶片生产企业均采用PVT法。山东天岳上海项目未来达产将形成衬底产品 30 万片的产能。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投产后,月产能将达到 3 万片 6 英寸 碳化硅晶圆。


目前CREE等国际龙头企业的碳化硅晶片合格率最高可达70%-80%,中国电科碳化硅产业基地生产的合格率可以达到65%,天科合达晶片良率并不高。事实上,碳化硅晶片生产过程中精确控制一直是个核心难点,碳化硅单晶只有“固-气”二相,控制难度大,且碳化硅单晶有多达250余种同质异构体,但用于制作功率半导体的主要是4H-SiC单晶结构。所以大多数企业都是从Cree、罗姆或第三方供应商那里购买衬底。

外延层是在晶片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生长出特定单晶薄膜,衬底晶片和外延薄膜合称外延片。国内瀚天天成、东莞天域、基本半导体已能提供4寸及6寸 SiC 外延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实现一定厚度和掺杂的碳化硅外延材料,根据不同的掺杂类型,分为 n 型和 p 型外延片。第三代半导体中,由于氮化镓材料作为衬底实现规模化生产困难,因此以蓝宝石、硅晶片或碳化硅晶片作为衬底,通过外延生长氮化镓器件。


季华实验室研发的SiC高温外延装备取得突破性进展,该设备实现SiC外延的快速、高质量生长,同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核心部件全部采用国产,整机国产化率超过85%,相关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SiC外延是SiC器件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工艺,生产成本占器件生产过程的22%,其生产装备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垄断。季华实验室解决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SiC外延设备的“卡脖子”问题。除此之外,SiC长晶工艺及装备开发、SiC离子注入工艺及装备也在加紧研发,有望弥补我国碳化硅器件制造的短板。


碳化硅功率器件主要包含 SiC 功率二极管、SiC MOSFET 器件和碳化硅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iC BJT/SiC IGBT)等 SiC 晶体管两大类。当前,比亚迪、特斯拉等部分车型已经使用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电机驱动控制器。但国内企业暂时不具备量产能力。

国内能够量产的是碳化硅二极管,SiC二极管已经量产的是三安光电、瑞能、泰科天润。相对更快的反而是 Fabless企业,瞻芯、瀚薪等找台湾的汉磊代工,开始有些碳化硅MoS在OBC和电源上面量产了,主要因为国内Fab厂商不成熟(栅氧化层、芯片减薄还不成熟),相对海外厂商工艺更好,国内落后三年以上。海外的罗姆已经在做沟槽型SiCMOS的第三代了,ST的SiC都在特斯拉车上量产了。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18618257367;邮箱:SiC@yuanhengliye.com。

网站主办: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京ICP备10013935号-2 京公安网备 1110580000号

版权所有: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技术支持: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邮箱: SiC@yuanhengliye.com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Copyright © 2012 - 2022 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