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详情

关注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重磅!南京大学团队成功实现了国际首支宽禁带半导体pn结型EUV探测器
重磅!南京大学团队成功实现了国际首支宽禁带半导体pn结型EUV探测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01
半导体产业网讯:高性能半导体极紫外(EUV)探测器是新一代EUV光刻机、等离子体物理、太阳活动观测,以及系列大科学装置等领域所急需的关键部件。EUV探测器主要针对10-121 nm极紫外谱段光波的剂量与能量探测,由于EUV光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的穿透深度极浅且光子能量高,导致传统Si基紫外探测器在EUV波段的探测效率偏低且器件性能极易发生退化。因此,研制探测效率高、抗辐射能力强和温度稳定性好的新型EUV探测器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SiC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具有本征载流子浓度低、临界位移能高、可见光盲等系列材料性能优势,是制备新一代半导体EUV探测器的优选材料。

近日,南京大学陆海和张荣教授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创新设计出一种表面梯度掺杂诱导δn-i-p超浅结SiC二极管,并通过开发选区刻蚀、高温氧化修复与低温金属化工艺,成功实现了国际首支宽禁带半导体pn结型EUV探测器(图2(a))。
数值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浓度梯度掺杂形成的δn-i-p结构可以在探测器表面诱导产生与器件内部pn结区电场方向一致的强电场(图2(b)),从而有效减少光生载流子在器件表面死区中的复合损失,大幅提升器件的探测效率。系列片上表征以及封装测试证明该EUV探测器具有接近理论极限的探测效率优势;同时,相较于肖特基结型探测器,pn结受界面态、漏电流及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小,性能更加稳定。
如图2(c)所示,该大尺寸EUV探测器在室温下的暗电流仅为1pA@-10V,具备探测微弱光信号的优越性能;同时,器件在150°C高温下的暗电流也仅为2pA@-10V,具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应用潜力; 探测器在13.5 nm EUV光辐照下的光电流不随偏置电压发生变化,证明器件能够在光伏模式下工作。此外,该器件在光伏模式下的量子效率高达960%@13.5nm,接近SiC EUV探测器的理论极限(图2(d))。
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5月以“4H-SiC δn-i-p extreme ultraviolet detector with gradient doping-induced surface junc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43:906, 2022;其中博士研究生王致远为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陆海教授。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18618257367;邮箱:SiC@yuanhengliye.com。

网站主办: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京ICP备10013935号-2 京公安网备 1110580000号

版权所有: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技术支持: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邮箱: SiC@yuanhengliye.com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Copyright © 2012 - 2022 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