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详情

关注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拦不住了,碳化硅引领,自主创“芯”进入中国制造时代
拦不住了,碳化硅引领,自主创“芯”进入中国制造时代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25
2021年伊始,国内汽车厂商纷纷出现核心芯片断供问题,一时间不得不缩减产能。而此时,围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国内研究早已开始多年,基于这次难得的机会,国产芯片走向前台,取代了一直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的进口芯片,实现了零的突破。


前些年,氮化镓充电头被各大手机厂商广泛应用,这也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之一,特点就是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速率高、抗辐射能力强等优势,能够让充电头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提升至120W,而碳化硅是比氮化镓更为优质的半导体材料,关于碳化硅的研究,国内有厂商做得更早。


除了我们日常接触的电动汽车、5G通信、轨道交通外,在国防、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碳化硅晶片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0年前,国内的半导体企业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现在,以中国电科为代表的半导体企业,已完成从材料、装备、芯片、器件到应用的体系化布局,全面推动我国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发展。


中国电科旗下的子公司也是各个能打善战,太极、海康威视、凤凰光学、普天科技、东方通信等等,全都是上市公司。

中国电科的相关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如果用传统的第一代半导体器件,充电时间需要半个小时以上,而采用了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器件以后,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行驶400公里。


2020年以前,碳化硅器件完全依赖进口,而现在,中国电科的碳化硅器件,装车量已经达到100万台。

目前,中国电科旗下公司已经实现了6英寸晶片的规模化生产,年产能达到15万片,处于国内前列。今年3月,这家企业还率先发布了新一代8英寸碳化硅晶片产品。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电动车市场对 6 英寸碳化硅晶圆的需求为 169 万片。


据统计,海外厂商占有全球碳化硅衬底产量的 86%以上,仅 Wolfspeed 公司就占据了 4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 Rohm 公司也有 20%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只有不到10%的总市场份额,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这也给国产碳化硅产业链企业提了更高的要求,一要不断投入研发力度,跟上时代的大潮;二要不断提高产能,提高质量稳定性,才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中国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遭遇芯片卡脖子的当下,有机会与国际顶尖晶圆厂家分庭抗礼,这标志着,自主创“芯”进入中国制造时代。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18618257367;邮箱:SiC@yuanhengliye.com。

网站主办: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京ICP备10013935号-2 京公安网备 1110580000号

版权所有: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技术支持: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邮箱: SiC@yuanhengliye.com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Copyright © 2012 - 2022 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