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未来,济南起步区产城融合“多业齐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07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作为黄河流域唯一、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理应在产业发展上敢突破、勇争先、展担当、作贡献。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立一年多来,坚持“以城定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理念,抢抓机遇、快干实干,高标准推进规划编制、优化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导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各方面工作,着力建设绿色、智慧、宜居的未来之城、希望之城。
善谋者行远。日前,济南市政府发布《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成为指导起步区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使得起步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方式、标准更加科学、周密,驶上发展“快车道”。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搭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质效双优双创载体、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高地;打造机器人特色产业集群;争创“北方种业之都”……这一系列目标跃然于纸上,加快落地变为现实,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北方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正成形起势。
产业往哪走?着眼大局、远眺未来,高点站位、科学定位
初冬时节,硕果满枝。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三周年之际,济南市政府发布《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为起步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各地区资源、要素禀赋和发展基础做强特色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起步区作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战略支点,在产业上将如何定位?如何保证发展规划可落地可实施?
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过程中,起步区充分衔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同时,对标对表先进经验,重点学习新加坡、广州南沙、上海浦东等地发展经验,全面对标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集聚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产业社区、创新现代化治理模式等方面实现全面引领。
为能让发展规划可落地可实施,起步区严格按照2021年10月29日山东省委、省政府规划专题会议及今年5月20日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反复研究论证,确保符合实际、可操作可实施——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秉持“四水四定”,对照“双碳”目标,强化底线思维,加强绿色技术供给,壮大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创新应用场景赋能,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搭建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的各类应用场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将起步区打造成为高成长企业落地和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高地。
坚持产城融通协调发展,推动新城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驱动城市更新和服务配套同步完善,走“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战略留白思维,为未来发展预留战略空间。
定好了方向,起步区的产业发展就有了奔头。
产业怎么干?让“纸上规划”在“地里开花”
目标已定、蓝图已绘,推动规划落地实现工作闭环是重中之重。
在《产业发展规划》中阐释了起步区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引培产业链链主企业、建设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释放政策和制度创新红利、创新数实融合应用场景、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六大领域的重点任务。
怎样才能让“纸上规划”在“地里开花”?
实际上,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产业正面清单》《重点产业示图》《产业机会清单》《产业准入机制》“四张清单”也相继绘就。“四张清单”分别明确了产业发展细分领域、产业链重点企业分布、创新应用场景机会和产业准入标准,为规划顺利落地实施提供了保障。
“四张清单”将目标任务一一串联,形成工作闭环:
《产业正面清单》梳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业、现代高效农业5个产业方向共计20个产业发展细分领域,对起步区招商引资起到指导作用,也将为各类市场主体产业项目落地起步区提供正面指引。
《重点产业示图》采用“产业链图谱+重点企业分布”的方式,通过分析产业链上下游,聚焦起步区关键领域短板,锁定国内外潜在目标企业,为起步区下一步推动“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提供了“挂图作战”的可视化指引。
《产业机会清单(第一批)》充分挖掘城市、产业领域中的场景开放合作机会,累计梳理了5个方面36个创新应用场景,对引导有关方面广泛参与起步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准入机制》则为起步区拟招引落地产业项目从产业导向、环保能耗、投入产出、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准入和退出管理办法,为起步区服务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政策依据,也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政策预期。
除此之外,在“四张清单”的基础上,起步区还将搭建一个产业领军人物、一个产业链主企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一个产业专业园区、一套产业支持政策、一只产业发展基金、一个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一个产业链服务专班“8个1”工作体系,详细制定未来三年的产业发展行动路线图、行动举措及行动目标,将起步区打造成为主导产业体系清晰、创新研发能力完备、新经济发展活跃、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为实现“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目标奠定产业基础。
项目怎么落?扭住关键发力,实现“多点开花”
一直以来,起步区坚持把动能转换作为立区之本,积极加快优质产业项目导入,全力做好科技创新转化,努力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当引领、作示范。导入优质产业项目,起步区完善了产业规划体系,确立了“3+1”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细化出“6+4+2”的产业主攻方向,更好地以重点产业突破带动起步区产业的整体跃升。
在“6+4+2”的产业主攻方向中,“6”包括二产的智能车、新能源、新材料、中国芯、机器人、元宇宙;“4”包括三产的新金融、新电商、新会展、泛航空;“2”包括一产的现代种业和休闲农业。
比如,在“智能车”方面,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核心,紧盯软件定义汽车、芯片制造汽车、数据开发汽车等新方向,着力引进一批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以及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高地。
在“新能源”方面,以氢能源为发展重点,聚焦氢能研发、应用等环节,依托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质的氢能企业,在氢气制备、存储、燃料电池等领域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多元氢能应用场景试验地,推进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多领域推广示范。
在“新材料”方面,瞄准光电信息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重点布局碳化硅、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以及通信光纤、电磁屏蔽等光电信息材料;通过构建全域绿色建设应用场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布局一批新材料方向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在“中国芯”方面,将车规级芯片研发制造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聚焦基础材料、芯片设计、功率器件和分立器件制造等产业环节,导入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构建结构完整、特色鲜明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在“机器人”方面,聚焦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集中突破机器人应用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共性技术,重点发展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做强机器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机器人特色产业集群。
在“元宇宙”方面,注重应用引领和场景驱动相融合,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智慧城市建设场景,大力引进元宇宙产业项目,加快集成电路、VR、AR、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多领域深度应用。
在“泛航空”方面,突出济南商贸流通、综合物流、跨境电商发展优势,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以航空货运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为重点的航空服务业。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政策不断释放红利,使得起步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速。目前,起步区主导产业、主攻方向明确坚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全面起势,3家世界500强、29家央企、35家省企相继入驻,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家电投氢能基地等141个高端优质项目先后落地。
如今的起步区,行业领军企业纷至沓来、重大产业项目蓄势引爆、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丰硕。期待更多市场主体,选择起步区,创业起步区,让这枝独秀在黄河畔绚烂绽放。(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记者张茜统筹林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