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详情

关注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厂商新闻 > 露笑科技2022年由盈转亏,豪赌百亿碳化硅业务尚未“结果”|看财报
露笑科技2022年由盈转亏,豪赌百亿碳化硅业务尚未“结果”|看财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2-01
然而,露笑科技碳化硅项目进程“拖沓”,且实际产能成谜,在“画饼”还是真转型?
花式并购不及预期,靠漆包线业务撑起业绩
图片
对于业绩的亏损,露笑科技解释称,因经济整体下行及部分行业前景不明,公司实施新的产业布局和业务优化,基于谨慎性原则,在对相关资产实施计提减值;将因员工持股计划导致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计入本报告期损益;碳化硅产业前期研发及资产投入较大。
同样的局面也出现在江苏鼎阳的收购上。江苏鼎阳继续承诺2017年(6月至12月)、2018年、2019年的业绩利润分别不低于1.2亿元、1.3亿元和1.7亿元。但三年间实际完成额度为1.23亿元、-770.58万元、-3434.02万元。
两次并购失利导致2018年露笑科技出现自上市以来最严重的亏损,共产生11.92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5.88亿元以及商誉减值5.7亿元。其中,江苏鼎阳商誉减值2.64亿元、上海正昀商誉减值3.07亿元,2019年江苏鼎阳继续商誉减值1.06亿元。
但占据大头的漆包线业务背后却暗藏危机。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利润率也不断降低,导致成长空间受限,漆包线业务毛利率自2019年以来呈不断下滑趋势,分别为6.51%、5.18%、4.31%,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3.85%。
碳化硅过高的投入使得露笑科技资金吃紧。2022年第三季度负债合计39.8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高达10.29亿元,长期借款9.64亿元。
碳化硅项目进程“拖沓”,实际产能成谜
碳化硅是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因其优越的高禁带宽度、高电导率、高热导率等物理性能,被视为未来最为广泛使用的制作半导体芯片的基础材料。露笑科技碳化硅业务主要为碳化硅衬底片和长晶炉的生产和销售,而碳化硅衬底业务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合肥露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实施。
但全球碳化硅衬底产业呈现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美国在碳化硅领域布局较早,因此占据全球碳化硅衬底约6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本土企业起步较晚,碳化硅衬底总体市占率在10%左右。
根据露笑科技2022年8月发布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截止2022年6月,2020年募得资金已累计投入3.24亿元,尚未使用的金额为2.93亿元,其中偿还银行贷款的3亿元已使用完毕。也就是说,首次募投项目仅投入使用0.24亿元,碳化硅衬底片产业化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建设进度分别为7.15%、12.98%。
图片
但到2022年7月份,露笑科技又表示“我们预计7月份大概能出产500-1000片,8月出产1000-2000片。原本我们的实施计划可以再快一些,但受限于一些辅料耗材进口方面的影响。”
时隔一月,露笑科技再次在调研活动中表示“预计2022年年底衬底片出货量可达到5000片/月的产能,到2023年4月产能可达到1万片/月;预计2023年能够实现年产20万片的产能规划。”
此前预期的2022年6月份之前年产能扩大到10万片,若按2022年年底预计出货量5000片/月来算,年产能也仅6万片。除去辅料耗材进口方面的影响,是否又有其他原因?实际2022年年底出货量是多少?与预期是否存在出入?钛媒体APP多次致电露笑科技,但截至发稿,电话未有人接听。
碳化硅的布局讲究速度,露笑科技做到了“先发”,但未“制人”。目前A股多家上市公司对6英寸碳化硅衬底晶片市场“虎视眈眈”。2022年11月,三安光电(600703.SH)全资子公司湖南三安半导体与某新能源汽车公司签署了《战略采购意向协议》,订单金额预计达人民币38亿元。湖南三安半导体主要从事碳化硅、硅基氮化镓等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研发及生产,项目达产后碳化硅配套产能约36万片/年,2022年上半年已到产能6000片/月。
1月9日,东尼电子(603595.SH)子公司东尼半导体签下大单,约定东尼半导体2023年向客户T交付6英寸碳化硅衬底13.5万片,含税销售金额合计6.75亿元;2024年、2025年分别向该客户交付6英寸碳化硅衬底30万片和50万片。
对比之下,露笑科技着实“落后于人”。2022年、2023年、2024年合肥露笑将为东莞天域预留6英寸碳化硅导电衬底产能不少于15万片;于2021年10月25日取得对合肥露笑50.98%的控制权后,实现并表的合肥露笑营收仅57.79万元,净利润﹣1912.59万元。
海通证券指出,衬底环节是产业链的价值高地,而衬底行业的发展也是未来碳化硅产业降本、大规模产业化的主要驱动力。这次露笑科技又能否握准时机?(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陆雯燕)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18618257367;邮箱:SiC@yuanhengliye.com。

网站主办: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京ICP备10013935号-2 京公安网备 1110580000号

版权所有: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技术支持: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邮箱: SiC@yuanhengliye.com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Copyright © 2012 - 2022 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