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详情

关注公众号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厂商新闻 > 浙企实现双尺寸碳化硅生长设备的突破性成果
浙企实现双尺寸碳化硅生长设备的突破性成果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08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何心怡


晶驰机电科研团队在调试仪器
同一炉台多尺寸生长技术,你能想象吗?
这样的设备,如今就“藏”在位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的晶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部。
近期,在研发团队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晶驰机电自主研发的“电阻法碳化硅单晶生长设备”通过创新热场方案完成12寸多晶生长验证,这也是国产设备在大尺寸碳化硅衬底技术攻坚中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与传统的硅材料相比,碳化硅具有更宽的禁带能隙以及更高的熔点、电子迁移率和热导率,可在高温、高电压条件下稳定工作,已成为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迭代升级的关键材料。但目前,衬底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却严重阻碍着碳化硅器件大规模应用。
想要让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就要尝试制造更大尺寸的碳化硅衬底材料。
晶驰机电研发总监赵聪介绍道:“与市面上普遍的6英寸和8英寸的衬底相比,12英寸碳化硅衬底材料扩大了单片晶圆上可用于芯片制造的面积。也就是在同等生产条件下,芯片产量明显提高,那么单位芯片制造成本也会显著降低。”把碳化硅长晶炉想象成烤箱,烤制的蛋糕尺寸不同,所需工艺也有差别。烘焙如此,更不用说长晶这样需要严格控制、层层把关的技术。8英寸和12英寸单晶生长的参数设置、热场分布,甚至晶炉内部配置的坩埚都有不同。
赵聪带领着研发团队从去年初就开始了高强度的研发攻关:“我们这款长晶设备采用电阻式PVT方法生长碳化硅晶锭,以创新的结构和热场设计,结合最先进的过程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控制方法,实现了均匀的径向温度和宽范围精准可调的轴向温度梯度,并能实现长晶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精准控制和设备运行的高度智能化,无论是8英寸还是12英寸,都能无缝‘一键切换’。”与传统生产不同,此次晶驰实现了同一台设备既可稳定量产8英寸碳化硅单晶,又完全具备生长12英寸碳化硅单晶的能力。
通过该设备生长出来的晶锭形态完美,表面微凸度精准控制在2.4mm以内。炉间工艺稳定、操作方法简单,可实现快速投产;整个工艺流程全部自动化控制,适合产业化应用。这不仅更灵活适用于未来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规模化量产,还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制造成本,进一步促进行业降本增效。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18618257367;邮箱:SiC@yuanhengliye.com。

网站主办: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京ICP备10013935号-2 京公安网备 1110580000号

版权所有: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技术支持: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邮箱: SiC@yuanhengliye.com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Copyright © 2012 - 2022 碳化硅二极管行业垂直门户. All Right Reserved